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也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针对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久治不愈问题,邢台市住建局近年来创新实行了一系列举措,有效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坚决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2019年以来,共协调解决欠薪投诉512起,涉及农民工7150余人,金额1.07亿元,市管项目未发生一起建设领域农民工因欠薪集体上访事件。
在全省首创“农民工之家”
邢台市住建局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农民工之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实行全天候接访,缓解农民工的情绪,澄清事实。同时要求各建筑工地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农民工之家维权公示栏”,公示栏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清欠投诉电话和具体科室人员的手机号,使现场务工的农民工在出现拖欠工资问题时,能及时联系到相关负责人,目前已实现全覆盖。
此外还推出了代写投诉材料、复印证据资料、职业技术培训、法律咨询等多项免费服务项目,使“农民工之家”成为广大农民工“诉求有人接、矛盾有人管”的爱心驿站。
大力推进劳务实名制
劳务实名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在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数量非常庞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实名制有利于监督施工企业工资发放,防治欠薪问题的发生。
依托省住建厅“劳务实名制平台”,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劳务及专业分包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文件要求,清欠办全力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对不诚信的班组长和农民工做出标记并要求各在建工地禁止使用。
全方位摸排清理欠薪隐患
采取“查隐患、堵漏洞”防治结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维权,广泛宣传发放告知农民工兄弟维权书,全方位开展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现场摸排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及时处理,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全省率先推出快速解决拖欠机制
为保证让每一个农民工兄弟干了活都能拿到工资,市住建局大胆改革,创新推出快速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机制,制定了直管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评估一览表,将直管项目分为ABC三类,即A类为重点防控项目,B类为一般防控项目,C类为普通防控项目;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欠薪事件。
在全省率先推行“互联网+诉非衔接”机制
农民工面对欠薪纠纷,由于经济状况和所处的弱势地位,更愿意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法律援助方式解决问题。为此,市住建局与法院合作建立了“互联网+农民工工资拖欠纠纷诉非衔接”机制,搭建起审判机关与市住建局清欠机构互通互联的信息平台,清欠机构借助法治力量在第一时间内对欠薪案件提前介入调解和处理,将欠薪纠纷化解在法庭之外,从而减轻农民
工司法诉累和经济负担。
首创农民工工资纠纷保证金机制
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一旦产生劳务纠纷,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时缺乏有力证据,为此,邢台市住建局在全省首创农民工工资纠纷保证金机制,即农民工与项目单位之间对工程量、单价有争议且当天不能解决的,由施工单位按投诉比例交纳农民工工资纠纷保证金,经双方协商或清欠机构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后,动用纠纷保证金解决,合理解决矛盾,维护农民工权益。
市住建局自2019年1月1日起,实行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应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89个,实际开设89个,开设率100%;按合同约定达到支付节点项目46个,已支付46个,发放农民工5127人,发放金额7252余万元,发放率为100%。
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市住建局充分发挥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作用,建立不诚信档案,将存在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建设领域“黑名单”,限制不诚信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市场活动,情节严重的直接清除邢台建筑市场,让欠薪企业一处拖欠、处处受限。同时,对涉及恶意欠薪和恶意讨薪的“黑包工头”,一律交由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形成“法办”欠薪的高压态势。
清欠工作任重而道远,市住建局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在前进中寻求方法,力争将工作做到更好。每一起投诉都不相同,每次解决问题都是新的挑战,市住建局将会不断总结经验,制定新的清欠方法,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或个人绝不手软,确保欠薪事件越来越少。 (郑军伟王力康)
上一篇: 河北银税互动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下一篇: 特别策划:园区建设“信”势力